製作36鍵的曲面小鍵盤(Esrille NISSE layout)

自從我決定要製作一把36鍵的小Erille NISSE後,我就想到之前想要製作的小巧類Dactyl鍵盤。由於小Erille NISSE layout的按鈕都是直線的,而不像Willow的弧形排列。我想試試使用曲面設計,看看是否能夠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,就像ExDactyl曲面鍵盤一樣順手。我也很想創造一把自己獨特的鍵盤來使用,而小巧的36鍵的小Erille NISSE就是個很好的修改對象。

拿了一片之前製作的小NISSE鍵盤底盤,粘上3U的彎曲底板測試



由於之前已經建好一些曲面模型,我嘗試調整了一下,針對三鍵的部分進行修改。最後我製作出三鍵一組的M字型底板。接著製作了拇指的區域,以及後面製作接合所有零件的底板。


M字形底板,嘗試依照Esrille NISSE Layout擺放


先製作一組電路測試


接線試打與調整放置位置

設計了固定零件的底板以及重新列印一組M形底板與拇指板

右手

製作好鍵盤後,我嘗試測試與除錯。我檢查了一些可能沒有拉好的二極體,以及線路是否跑掉或走位,導致接觸不良的問題。幾天後我沒有發現任何問題,我就使用白膠來固定線路,這樣問題就會少很多。

全都正常後,再用白膠固定

在製作鍵盤時,我收到了訂購的IDC接頭。這次我直接使用6 Pin的接頭,也就剛好給36鍵使用,先不考慮旋轉編碼器所需的線路。

製作線材時,由於之前買的是20路的IDC線路,所以可以拆成6+6+8三條,所以就三條一起處理了。

6PIN IDC接頭

鍵盤製作完成,嘗試打了一週,垂直一列有三個鍵,中間按鍵是最低的,上下高起。打起來手指有好按壓一些。拇指部分也抬高了大概5度左右的高度,讓拇指的鍵帽接觸面積有變多些,按壓有舒服一些。


完成品-左手

完成品-右手

使用了一段時間的UC36系列鍵盤,逐漸熟悉了Miryoku layout的使用,也感受到每個按鍵的重要性。即使只有一個按鍵有問題,也可能導致複合鍵無法啟動,從而影響整體使用。

手拉線路的方式相當不穩定,需要不斷調整才能使其更加穩定。在編輯本篇文章時,偶爾會出現按鍵失靈的情況,因此有感而發。

使用上常見的問題,不小心叫出大寫狀態,因為切換中英文狀態的是Ctrl+Space,有時候不小心會按到Shift+Space,為何要關閉中文狀態? 因為預設使用Shift切換中英文時,使用MOD Key時容易不小心變成切換中文,所以就索性把中文關閉,避免誤觸。

使用微軟的遠端桌面連線(MSTSC)時,長按方式叫出 MOD Key 的時間似乎比一般時間長,這個也要特別注意,還有如果單鍵使用複合方式叫出的符號,例如驚嘆號,是「Shift+1」來按出,這個時候,透過MSTSC時,就會只出現「1」而已,而不是「!」。

後來發現要把 Ignore Mod Tap Interupt 功能啟用才能解決此問題,原本使用VIA,但似乎開啟這功能也沒有作用,後來改到VIAL後,再由VIAL 的桌面軟體內的選項把該功能開啟,才解決了此問題,這部份即使於設定檔案有設定,但產生韌體後還是無法啟動,需要手動啟動,原因不明。


留言